印度國旗簡介
印度國旗是歷史悠久、意義深遠的國家象徵。它被稱為“Tiranga”,在印地語中意為“三色旗”,由三個不同顏色的水平色帶組成:橘黃色、白色和綠色,中央有一個海軍藍色的圓環。國旗的每個元素都有其與印度文化和歷史相關的特定含義。國旗是國家認同的有力像徵,反映了幾十年來引領國家前進的價值觀和信念。
國旗的起源與演變
早期國旗
印度獨立前,在獨立運動中使用過幾面國旗。第一面國旗設計於1906年,由綠、黃、紅三色水平色帶組成。最初的設計是在加爾各答(現加爾各答)的一次公眾示威活動中展示的。多年來,印度人民提出了不同的設計方案,每一種都反映了他們對自由的渴望。有些旗幟融入了宗教和文化符號,例如星星或花卉圖案,以代表印度的多樣性。
現行國旗
現行國旗是在1947年7月22日制憲會議上通過的,當時印度正於1947年8月15日獨立。國旗設計由印度獨立運動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活動家平加利·文卡亞(Pingali Venkayya)提出。文卡亞是一位民族事業的狂熱支持者,在設計印度國旗的最終方案之前,他研究了世界各地的國旗。
顏色和輪子的象徵意義
藏紅花色
藏紅花色象徵勇氣和犧牲。它也像徵著克服國家在爭取自由的道路上所面臨挑戰所需的力量和韌性。在印度文化中,藏紅花常與聖賢連結在一起,強調靈性和為了更大利益而放棄自我的重要性。
白色
中間的白色帶象徵和平與真理。它反映了印度不同社群之間和諧共處的重要性。白色傳統上與純潔和真理聯繫在一起,這些基本價值觀受到聖雄甘地等領導人的推崇,他們在爭取獨立鬥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綠色
綠色象徵繁榮和信仰。這種顏色也與農業和印度土地的肥沃聯繫在一起,而農業和土地的肥沃是該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綠色也體現了對永續發展和生態平衡的承諾,這對印度的經濟和社會進步至關重要。
藍色輪子
位於中心的輪子,也稱為“阿育王脈輪”,其靈感源自公元前3世紀印度皇帝阿育王的支柱。脈輪象徵法律、進步和持續運動。它的24根輻條象徵著正義和公平的重要性。脈輪也體現了佛法或正道的原則,強調了遵循倫理和道德原則行事的必要性。
印度文化中的國旗
印度國旗在國家文化和慶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會在獨立日和共和國日等國定假日昇起。它也會出現在印度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上,增強民族自豪感。學校和機構組織升旗儀式,向年輕一代灌輸團結和愛國的價值觀。
使用與禮儀
《印度國旗法典》對印度國旗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該法典規定了國旗在各種場合的展示、折疊和使用方式。例如,國旗必須始終升至最高點,不得觸地。此外,禁止在不適當的情況下將其用作布料、衣物或裝飾品。
尊重與愛護
尊重國旗是印度愛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旗法典》要求升降國旗的人必須保持尊嚴。如果國旗損壞或弄髒,必須仔細清潔或更換。為確保其長久耐用,建議盡可能保護其免受風雨侵蝕。
常見問題
為什麼印度國旗被稱為「Tiranga」?
“Tiranga”在印地語中意為“三色”,指的是國旗的三種獨特顏色:藏紅花色、白色和綠色。每種顏色都有著深刻的意義和獨特的歷史,它們共同象徵著印度多元的模式。
印度國旗上的「阿育王輪」有什麼作用?
「阿育王輪」象徵法律和持續不斷的運動。它也代表著正義和進步的原則。這段歷史象徵與阿育王息息相關,時時提醒人們印度對和平與世界和諧的承諾。
印度國旗何時被採用?
印度國旗於1947年7月22日被採用,就在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前不久。這項舉措標誌著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束,以及印度主權和自決新時代的開始。
印度國旗在哪些日子正式升起?
在國家法定假日,例如8月15日的獨立日和1月26日的共和國日,都會正式升起國旗。這些日子,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官方儀式,總統和其他政要都會參加莊嚴的活動。
結論
印度國旗不只是一個國家象徵。它體現了印度人民的歷史、奮鬥和渴望。國旗的每一種顏色和元素都蘊含著深刻的意義,體現了勇氣、和平、繁榮和正義的價值。這面旗幟將繼續激勵和團結印度人民,讓他們在多元文化中尋求更美好的未來。作為國家認同的象徵,它提醒著每位公民對國家和同胞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