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了解更多

印度國旗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嗎?

引言

一個國家的國旗不只是一塊布。它是國家認同的象徵,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願望。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印度國旗,多年來不斷演變,代表著該國爭取獨立和發展的不同階段。本文探討了印度國旗的不同版本、它們的意義及其影響。

國旗的早期草案

在獨立之前,印度曾有過幾份國旗方案。第一面印度國旗,通常被認為是尼維迪塔修女(Sister Nivedita)於1904年設計的。它的圖案為象徵力量的「金剛杵」(Vajra)和象徵純潔的蓮花,並帶有梵文的座右銘「Bande Mataram」(願主保佑他)。這面國旗是印度國旗的重要先驅,儘管它從未被正式採用。然而,它激發了人們對民族認同及其像徵符號的反思。

1906年國旗

1906年,加爾各答出現了另一面國旗。它由三條水平條紋組成:綠、黃、紅。每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意義:綠色代表青春與活力,黃色代表精神追求,紅色代表力量與犧牲。這面國旗也包含新月和星星等符號,為整體增添了精神和文化維度。

1921年國旗

1921年,聖雄甘地提議設計一面代表印度所有社群的國旗。它由三條條紋組成:白色代表少數民族,綠色代表穆斯林,紅色代表印度教徒。國旗中央是一個輪子,即「紡車」(charkha),象徵經濟進步和自給自足。紡車是甘地的重要工具,代表當地紡織業和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經濟力量。這個選擇既具有戰略意義,也具有像徵意義,強調了經濟自力更生對政治獨立的重要性。

獨立旗幟

1931年,印度國民大會黨採用了一面顏色和符號更加統一的新旗幟。這面旗幟由三條水平的橙黃色、白色和綠色條紋組成,紡車位於旗幟中央。這項設計通常被認為是現今旗幟的直接前身。顏色和符號的選擇反映了創造超越宗教和文化差異的統一身份的願望。這面旗幟是爭取獨立鬥爭的象徵,曾在許多運動和示威活動中使用。

現國旗的採用

1947年7月22日,也就是印度獨立前幾週,印度製憲會議通過了我們今天所見的國旗。藏紅花色代表勇氣與犧牲,白色象徵和平與真理,綠色則象徵信仰與英勇。位於國旗中央的阿育王之輪取代了紡車,象徵佛法與進步。這輪源自阿育王的支柱,將佛教的和平與正義價值與獨立印度的多元性統一起來。

符號和顏色的意思

印度國旗的每個元素都具有深刻的意義。藏紅花色通常與捨棄和無私聯繫在一起。白色代表真理與和平,綠色象徵繁榮與成長。擁有24根輻條的阿育王之輪象徵著運動與變化,強調了正義與法律的重要性。國旗的顏色和符號體現了印度建國的基本價值。

使用與禮儀

根據《印度國旗法》,印度國旗必須受到尊重和尊嚴的對待。國旗不得觸地,不得用作布料或衣物,不得褪色或損壞。禮儀也規定了國旗的升降方式,以體現國家的榮譽和尊嚴。在國家慶典期間,國旗必須以藏紅花色為頂部升起,並且不得用於商業或包裝用途。

常見問題

為什麼用阿育王輪取代了紡車?

用阿育王輪取代紡車,是為了象徵更廣闊的佛法和普遍法則,同時保留進步和延續的理念。阿育王輪是阿育王時代的一個強有力的象徵,他因在印度次大陸促進和平與繁榮而備受讚譽。

印度國旗一直都是一樣的顏色嗎?

不是,早期版本的印度國旗有不同的顏色和圖案,但目前的藏紅花色、白色和綠色設計於1947年正式確定。選擇這些顏色是為了代表團結與多元的訊息,融合該國不同的文化和宗教。

阿育王輪的24條輻條有什麼意義?

阿育王輪的24根輻條代表一天的24小時,象徵著永恆的運動以及正義和進步的重要性。每道光芒都與一種生活原則息息相關,反映了印度所倡導的道德和倫理價值。

保養說明

為了保持印度國旗的品質和使用壽命,務必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和冷水仔細清洗。應在陰涼處晾乾,以防止褪色。不使用時,應妥善折疊並存放在乾淨乾燥的地方。這些保養方法確保了國旗始終是代表印度價值觀的寶貴象徵。

結論

印度國旗是國家認同的強大象徵,代表印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願景。從最初的設計到如今的形式,它始終體現著印度人民的價值觀和願望。了解國旗的演變歷程,有助於深入了解印度的歷史和文化。尊重和敬重這個國家象徵,對於傳承其所代表的傳統和團結至關重要。

Leave a comment

Please note: comments must be approved before they ar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