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舊國旗簡介
智利現行國旗由藍底白星和白色及紅色橫帶組成,以其強烈的象徵意義而聞名。然而,在1817年採用此標準之前,智利經歷了各種影響,並擁有獨特的象徵符號,反映了其複雜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根源。本文探討了現行國旗確立先前使用的顏色和符號。
原住民符號
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之前,智利的原住民,例如馬普切人,使用他們自己的符號和顏色。馬普切人在他們的紡織品和戰旗中使用幾何圖案和自然色彩。這些圖案包含與自然及其精神信仰相關的符號。
原住民符號中的主要顏色通常源自於可用的天然染料,例如紅色、棕色和綠色,反映了他們與土地和環境的密切聯繫。
例如,馬普切人經常使用「cultrún」(象徵宇宙的圓形符號)和「guemil」(象徵二元性和平衡的十字形圖案)。這些符號被融入紡織品和旗幟中,成為文化認同的強大標誌。
染色取自植物、礦物甚至昆蟲等天然資源。染色過程本身就是一門藝術,需要對材料特性以及如何將它們組合以獲得持久色彩的廣泛知識。
西班牙殖民影響
隨著16世紀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開始,智利引入了新的符號和顏色。西班牙國旗以紅色和金色為主色調,是這段時期的主導象徵。西班牙國徽經常被融入旗幟中,象徵殖民統治和西班牙王室的權威。
西班牙統治下的城市和地方機構有時會使用這些符號的變體來表明其效忠和身份。例如,由西班牙人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建立的首都聖地亞哥,其旗幟融合了帝國色彩和當地元素,象徵著文化的融合。
複雜而豐富的西班牙國徽融合了卡斯蒂利亞塔、萊昂獅子和納瓦拉鎖鍊等元素,每個元素都具有特定的歷史和象徵意義。這些符號不僅是權力的象徵,也是宣傳工具,宣示西班牙對新大陸的統治。
獨立時期
19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地掀起了獨立運動。智利也不例外,新的象徵符號的出現反映了其對獨立的渴望。第一面智利國旗稱為「祖國」(Patria Vieja),由藍、白、黃三條水平條紋組成。這面旗幟在1812年至1814年間使用,象徵著這個新生國家的希望、和平與富足。
繼「祖國」之後,智利於1817年啟用了「過渡」旗,該旗由藍、白、紅三條水平條紋組成,與現行的三色旗類似。
「祖國」的顏色選擇代表著特定的理想:藍色代表天空與對自由的渴望,白色代表純潔與和平,黃色代表國家的自然財富。這些選擇反映了智利愛國者建立獨立繁榮國家的願望。
而「過渡」旗幟則標誌著朝著穩定和民族團結邁出了一步。智利採用紅、白、藍三色,與世界各地的共和運動保持一致,強調其對自由民主理想的承諾。
智利古代符號常見問題
為什麼馬普切人會使用幾何圖案?
幾何圖案代表自然和精神元素,反映了馬普切人的宇宙觀和信仰,與周圍環境緊密相連。
這些圖案經常用於儀式和典禮,作為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紐帶。馬普切人相信這些符號能夠召喚守護力量,為他們的社區帶來和諧。
西班牙統治時期的主要顏色是什麼?
紅色和金色佔據主導地位,象徵西班牙王室對殖民地的權力和權威。
紅色常與保衛帝國的血連在一起,而金色則象徵著西班牙的財富和榮耀。這些顏色被融入軍裝、軍旗和官方勳章中,強化了殖民地的帝國認同感。
第一面智利國旗與現在的國旗有何不同?
第一面智利國旗稱為“Patria Vieja”,由藍、白、黃三色水平條紋組成,而現在的國旗則在藍色的方格上點綴著一顆白星。
現在的國旗於1817年採用,旨在體現團結和獨立的價值觀。這顆白星,通常被稱為“指路之星”,象徵著進步和方向,指引智利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什麼是「祖國舊日」(Patria Vieja)?
「祖國舊日」指的是智利首次爭取獨立的時期(1810-1814),以第一面智利國旗的使用為標誌。
在此期間,智利經歷了一系列內外衝突,努力擺脫殖民統治。 「祖國舊日」通常被視為共和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形成和鞏固的時期。
為什麼要用「過渡」旗?
在智利爭取獨立的鬥爭中,「過渡」旗象徵著改變和對新時代的希望。
它是愛國力量的凝聚象徵,將各個派別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這面旗幟也代表智利對政治穩定和國際主權國家認可的渴望。
結論
在採用現國旗之前,智利使用的顏色和符號反映了豐富多元的文化遺產。從本土影響到殖民衝擊,再到獨立運動,每個時期都在智利的視覺形像上留下了印記。了解這些發展歷程,使我們能夠充分理解智利複雜的歷史及其走向獨立的歷程。
透過探索這些歷史符號,我們不僅能發現智利人民的渴望和奮鬥,還能了解他們如何塑造獨特的民族認同。旗幟和符號不僅是視覺符號,更是民族尋求自由和認可的夢想與挑戰的鮮活見證。